“包装刺客”刺伤的是自己-新华网
新华网 > > 正文
2025 08/15 14:23:41
来源:新华每日电讯

“包装刺客”刺伤的是自己

字体:

  一盒某八件点心,打开就只有外观能看见的八块,其他地方都空着;一箱知名品牌纯牛奶,打开却发现箱子底部用纸板隔出一层空间;一袋看着分量不少的花生,竟有许多是画在透明外包装上的“演员”;某品牌饼干,以前竖着放现在横着放,看着多吃着少……近日,零食“包装刺客”引发网民吐槽。

  这些误导性的包装设计,好像“华丽陷阱”,让消费者对商品的实际内容和价值产生误解,为“空气”埋单。不少被“刺过”的消费者称,没想到零食也有“公摊面积”“一斤零食里,有半斤都是厂商的心眼子”“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商家的套路”……

  “包装刺客”何以层出不穷?一方面,在“内卷”的形势下,降低价格成了行业不得不加入的“亏钱游戏”,一些商家采用膨胀的包装、“视觉欺骗”的设计,可以让实际内容物减少,从而降低一部分成本。另一方面,醒目、独特、夸张的包装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眼球,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也更有优势。

  包装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。好的包装不仅能博人眼球,还可以丰富产品内涵,提升消费体验。“包装刺客”或许能获取短期利益,但长远来看,最终背刺的还是品牌的信誉。商家在包装上玩的“小聪明”,消费者不难识破,不仅会让商家失去“回头客”,更可能将潜在的消费者拒之门外,最终将生意做成“一锤子买卖”。以消耗和牺牲消费者信任为代价的降低成本,无异于饮鸩止渴。

  刹住“包装刺客”的歪风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。商家需要将精力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,“卷”质量而不是“卷”包装,自觉遵守市场规则,维护品牌信誉。消费者最朴素的要求就是货真价实,商家背离诚信经营原则的“小聪明”到头来只会背刺自己。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,不给“包装刺客”行刺的空间,让消费者放心、安心。 (高翔 黄佳瑜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张倩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