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榕江“双向奔赴”,守望相助筑起“最坚固堤坝”
8天时间,3次洪峰。因“村超”出圈的贵州小城榕江县,近来因反复出现的洪灾牵动人心。灾情严峻,各方救援力量迅速向榕江集结,支援抗洪救灾。如今,小城正在一点点恢复,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展开,一幕幕暖心故事也在持续上演。
救援人员冲锋在前,当地群众则主动承担起后勤保障任务,以另一种方式守护家乡。“带上菜刀,来村委会干活!”一声号令之下,榕江县城周边乡镇的许多村民响应呼召,奔赴后厨。还有的村民捐米捐菜,只为让救援人员能吃上一口热饭。在忠诚镇,村民们一天准备出约3000份盒饭,送给正在县城抢险的救援人员。
当看到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,日夜奋战在抗洪一线,村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,为救援人员送上一份热乎的饭菜,便是他们表达感激的实在之举。这般齐心协力、众志成城的场景令人动容,这样的场景是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生动诠释。
“谁家有事都自愿帮忙”“中国人的团结再一次具象化了”……网友们从救灾现场看到了守望相助的温暖和力量。榕江救援人员和村民的“双向奔赴”,成为鼓舞人心的强大力量,普通人的并肩筑起了最坚固的堤坝。
“一家建房,全村帮忙!”邻里互助、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,经过数千年的沉淀,已成为中国人深入骨髓的价值认同。当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,这种友爱的传统便超越地域和血缘,成为一种民族精神。
切个菜、煮个饭,村民们的行动看似平凡,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。灾难面前,这些热乎的盒饭、朴实的举动,就像黑暗中的点点星光,给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带去温暖与希望。困境中,每一次救援的行动,都汇聚成战胜灾难的强大合力,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、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。这种力量不仅能帮助榕江人民渡过眼前的难关,也将成为全社会战胜困难、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,激励着我们在面对挑战时,携手共进、众志成城。
(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郑明鸿)